2012 一月 | 谷歌博客

Monthly Archives: 一月 2012

雅虎酋长复仇记

雅虎率先发难,展开攻势。众多竞争对手中,“雅虎酋长”杨致远和大卫•费洛创办的巨型门户网站雅虎,动作最积极、布局 最深远。 沿着加州桑尼维尔(Sunnyvale)的美国101号公路,从Google到雅虎,只要八分钟车程。雅虎和Google这两家公司都有 个古怪的名称,都由斯坦福大学的研究生创立,曾经是事业上的合作伙伴,彼此的关系却愈行愈远,日趋紧张。 雅虎原是搜索引擎业的领导者,却在转型为门户网站的过程中,大意失荆州,将领导地位拱手让给Google。等到发现搜索 引擎带进网络广告的重要性,才顿觉冷落搜索按钮是不智之举。因此雅虎开始着手重新打造本身的搜索引擎,好和小它三岁半 的搜索之王Google—拼高下。 2000年,Google曾向雅虎募集1000万美元的资金。这年6月,雅虎更签约购买Google的爬寻式(crawler-based)非 付费搜索技术,换掉原来的印克拓米(Inktomi)公司的技术。这对Google从无到有,急速窜起助益极大。 两年半后的2002年12月,雅虎宣布将收购拥有爬寻式搜索技术的印克拓米公司。这项行动,等于向Google表示“你是敌 人”,并且宣战。收购案于2003年3月完成,花了雅虎2.35亿美元左右。 搜索结果有如报纸上的新闻或电视上的节目,主要的卖点是用编辑内容吸引搜索者阅读,“顺便”看一下广告。收购印克 拓米,表示雅虎打算自行制作节目内容,不再依赖Google。雅虎指出,采取这项行动的目的,是为了掌握自身的命运。它 希望研制新的技术,一方面留住现有的用户,另一方面从Google等其他的服务网站挖来新的用户。 Google十分清楚,与雅虎终须一战。更早之前的2002年4月,雅虎和Google的竞争对手“序曲”签了一纸多年的合同, 请序曲供应付费搜索清单。Google本来期望赢得这项重要的伙伴关系,因为和纯粹供给编辑结果比起来,这方面的潜在收 益高出许多。 但在这场奇怪的竞赛中,2002年10月,雅虎又和Google续约,请Google继续提供服务。2003年10月,雅虎再砸下16 .3亿美元收购序曲,企图夺回多年来遭它漠视的搜索业务,态势十分明朗。 雅虎虽然早就宣战,但是看不到“军事行动”的假战争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雅虎继续使用Google的非付费搜索结果, 没有立即改用印克拓米的技术。 “官方”的说词是,印克拓米还得经过一段整备期,才能用到雅虎的网站上。其实,雅虎收购的印克拓米,已经是很强 的搜索引擎。印克拓米和Google —样,也能“高速缓存” (cache)储存网络的内容,以加快它回报搜索结果的速度。似 乎基于某些合同上的义务,雅虎不得不 在整个2003年继续使用Google提供的服务。 雅虎推出自有技术的过程,因为一连串的收购行动而趋于复杂。雅虎收购序曲之前,序曲已经买下AltaVista和A llTheWeb使用的爬寻技术,希望能够一举超越Google。 因此,雅虎已经拥有印克拓米、AltaVista、AllTheWeb等相当精锐的爬寻式装备武器。它将这些装备武器整合成 一款新的搜索引擎,称为雅虎搜索技术(Yahoo Search Technology; YST)。2004 年 2 月,雅虎终 于切断它和Go ogle藕断丝连的关系,在它的网站上部署YST,抛弃 Google,第一场真正的搜索之战开打。 《搜索引擎观察》(Search Engine Watch)新闻报的主编,以及深具影响力的评论家丹尼•沙利文(Danny Sul livan)指出,初步的统计数字显示,雅虎使用本身的技术,并没有因此失去用户。这表示它的技术至少和Google—样好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雅虎的用量可能已经下降。 雅虎正自我转型成门户网站、购物商场、搜索引擎三合一的综合网站。它的策略是根据C00丹尼尔•罗森斯威格(Dan iel Rosensweig) 的“荒岛问题”而来:如果你漂流到一座荒岛,只能上一个网站,你会用哪个网站?他说,舍弃Googl e,改用更具差异性的雅虎产品。 虽然Google在搜索业务上超越雅虎,雅虎仍然拥有在线知名品牌 公司的优势。整体而言,雅虎比Google有名。这件 事,问Google就知道了。.在Google上面搜索雅虎,得到约1.27亿条结果,搜索Google, 则只有约6 [...]

google成功的经验 Leave a comment

网络搜索战国时代

就在主要竞争对手顾盼自雄,进而分神他顾,扭成一团,竞相“升级”为门户网站,将搜索功能淹没在琳琅满目的产品和服务项目之际,布林和佩奇很快就发现见缝插针的机会,坚信搜索技术可以成为实用且缺之不可的一种商品,并以深具策略意涵的手法,将搜索栏放在网页的正中央。 他们打造比雅虎等竞争对手快速准确的搜索引,吸引众多的用户 争相.上它的网站,普遍以它为踏进互联网的第一步。从Google得到的搜索结果,更能满足网络冲浪族的查询需求,所以一跃而为搜索引擎首屈一指的标准,取代了先前所有的搜索引擎,平均一天处理二亿次以上 的查询,2003年占每天所有互联网搜索的85%以上。其他同业只能在后面苦苦追赶。 根据研究公司comScore Networks的调查,2004年2月,Google的网站占美国网络搜索量的左右,排名第一。其次是雅虎的30%。 Google的全世界占有率更高,以43%领先雅虎的31%。 Google惊人的成功事实——能从平淡无奇的搜索相关文字式广告 大发利市,以及一击中的,赌对人们的确需要好方法去挑拣漂浮在互联网中的庞大信息——对包括雅虎和微软在内的其他公司发出再明确不 过的信息:搜索引擎是大有可为的生财之道。 信息查询服务纵使免费,只要懂得借风使帆,将搜索结果和定向式 关键字广告链结起来,也能建立起一家获利丰厚的“互联网广告公司”。 Google的业绩成长之快,自股票上市之后,不再是秘密。2001年,这 家公司几乎没什么收入,到2003年,营业额却逼近十亿美元,盈余突 破一亿美元。 这得归功于网络广告不断迅速成长的趋势。根据电子商务及互联网 统计数字集成供应商eMarketer的报告,2004年会是网络广告业的另一 个丰收年,广告支出预期将比2003年增加28.8%,达舛亿美元,2005 年会再成长约21%。其中2004年付费搜索广告预估占42%,高达39 亿美元,2005年进一步冲破46亿美元1<3。 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电脑科学家,以及Google的竞争同业VMsimo 的创办人兼CEO鲁尔•瓦尔戴斯一佩瑞斯(Raul Valdez-Perez)说, Google在股票公开上市公司中的新地位,更加“凸显好的撷取技术, 在经济中和市场上都很重要”。 《商业周刊》弓丨用创业投资公司银湖伙伴(Silver Lake Partners)执行合伙人罗杰.麦克勒密(Roger McNamee)的话说:“搜索是开启王国之钥。” 财大气粗、人才济济的重量级劲敌,当然不能让年轻气盛的Google专美于前,独享肉满汁多的网络搜索广告业务。尤其是Google的股票上市公开说明书中,被指为首要竞争对手的微软和雅虎,更是磨刀霍霍, 摆开阵势,试图败中求胜,控制网络搜索技术,进而保卫本身将来的命运。挑战Google的搜索霸主地位,对世界最大的软件公司微软,以及 排名第二的网络搜索引擎雅虎事关重大。 Google的崛起迎来了一个群雄竞逐搜索霸业的新时代。微软和雅虎等公司已把搜索视为互联网的指挥中心,企图从后来居上的Google手中夺回控制权。《商业周刊》说,结果将是一场网络心脏争夺战,规模预料会和十年前微软与网景通讯之间的浏览器大战一样惨烈. 虽然Google已经建立起强大的品牌优势,竞争对手却准备打一场长期的消耗战。雅虎花了25亿美元收购搜索技术,微软则将搜索列为首要的研究发展计划。许多规模比较小的玩家也纷纷崛起。它们的目标都相同:击败Google。 注:本文由深圳谷歌推广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google-guge.com/blog

google成功的经验 Leave a comment

google关键字广告的由来

        由于有成千上万像辛格这样的广告主,Google才能壮大为互联网上的巨头。Google 2003年近十亿美元的营业额,约95%来自广告。文字式广告是这家公司飞速成长的关键推手。       “广告字”是一套自动销售广告和在搜索结果旁边刊登广告的办法。这套办法由广告主出价竞购特定的搜索词汇,出最高价购得某个词汇(例如“数码相机”)的人,当Google的用户搜索那个词汇,他们的文字式广告,就会刊登在搜索结果旁边的最上面。例如,每当有人打进“旅游” 一词,搜索结果网页上可能跳出美国航空公司(American AirUnes)的广告。          Google的自动化竞标法,利用经济学家所说的维克瑞(Vickery) 次高价拍卖方式,由出价最高者得标,但所付的价款,只比次高价多1 美分。因此,如果投标价有1美元、50美分、25美分,那么最高位得标者在用户每点击一次时,只付51美分。第二位得标者则付26美分。 Google相信,这么做可以鼓励广告主尽管放手依自己所认定的搜索字词价值去投标,因为最后支付的价格一定比较低。.          拍卖广告的经验,对于Google后来股票上市决定采用荷兰式标售法有影响。创办人佩奇和布林在股票公开发行前发表的公开信中说:“我们采用拍卖式广告系统的经验,对于IPO的标售设计过程,助益极大。”         这种付费搜索服务,实际上是把一个“初步核定合格的线索”卖给广告主。这可说是天衣无缝的搭配。Google的用户无事不登三宝殿,当然是有求而来。他们所求的往往是买某种产品,例如相机或个人电脑。广告主当然希望就在那边“守株待兔”,等候他们“自投罗网”。突然之间,一种共生关系产生了。广告主发现他们想找的人,自己找上门来。       “依点击数付费”(payperdick)的计价模式,对广告主更具吸引力。在这种计价模式实施之前,广告主通常是根据他们的讯息可望被浏览的次数,预先支付广告费用。但是依点击数付费的方式,允许广告主只在用户点击链接,进入他们的网站时才付费。这么一来,小公司只需要先支付极少的费用,或者根本不必先付费,就能针对特定的消费群体展开广告攻势。         此外,每击的价格相当低廉,视关键字的热门程度如何而定,每击单价从5美分到100美元不等。也就是说,经营小本生意的广告主负担起来相当轻松。         大广告主和广告代理商也很快就爱上这种方式,分配到搜索引擎的广告预算比率迅速提高。客户不断向广告公司表示:“多一点搜索广告,再多一点。” Google宣称,这些广告的效果很好:“无图片的Google页 面广告让您获得高出业界标准五倍的点击率。”         不过,广告主出最高的价钱,不一定保证一直待在最高位置。Google 不是只把出价最高的广告,排在搜索结果网页的最上方就了事。它也依照这些广告的“人气”,排列它们的高低位置。要是本来放在搜索结果网页下方的“赞助商链接”广告,点阅的人数比较多,它的刊登位置就会升高,即使其他的广告主付的钱比较多。         Google负责全球销售业务的副总裁谢利•桑德柏格(Sheiyl Sandberg)说:“我们用这种方式奖励相关性。”所以Google依照实用性排列搜索结果的哲学,也适用于广告。        从Google的立场来说,惟一的美中不足之处,是搜索引擎广告并不是它发明的。它只是把这种广告带到完美的境界。1990年代末,设在帕萨迪纳(Pasadena)的GoTo.com,提出允许广告主竞价购实搜索结果网页精华位置的构想。而且,只在有人点击链接,进入他们的网站时,才需要付费。这就是前面所说的“按点击数付费”的概念。这个概念因为Google将广告和电脑产生的搜索结果搭配在一起而发扬光大。        GoTo.com后来更名为序曲(Overture),宣称它获有Google ‘‘广告字”式赞助链接构想的专利。这家竞争同业于2002年控告Google。2003 年,雅虎买下序曲。2004年8月,由于Google急于在股票公开上市之前,解决和“广告字”有关的官司争议,双方庭外和解。Google同意给予雅虎270万股股票,价值约2.3亿美元。         大约2000年的时候,文字式搜索引擎广告被认为可能是互联网上最单调乏味的东西。互联网广告业的大部分人,都把注意力放在作用更大、更具互动效果的“丰富媒体” (richmedia)网络广告,取代那时最 常见的横幅广告(bannerads)。丰富媒体广告比较像是电视和杂志上的广告,有漂亮的图片、声音和动画。文字广告则是老式、缺乏吸引力、 1997年代的东西。        但是Google来了,简单的界面上,除了十分准确的搜索结果,又有那些味同嚼蜡的小型文字广告。搜索引擎供人免费使用,标示“赞助商链接”的广告,则向广告主收费。         就像工业化学家无意间把两种物质结合起来,产生一种神奇的新化合物,Google也将本身从研究人员的工具,改造成资本家的工具。广告主于2003年支付9亿美元以上给Google,买那些单调乏味却效果宏大的小型文字广告。 注:本文由深圳谷歌推广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google-guge.com/blog

google成功的经验 Leave a comment

重新发现搜索引擎

 1990年代初,人们刚开始探索全球信息网的世界’试着了解它能 给我们什么东西。新闻媒体兴高采烈地宣称,通过互联网,住 在美国的人,可以马上联系到澳洲、亚洲或欧洲的人。丰富的信息弹指可得,整个世界都会搬到我们家后院。 全球信息网的确是最重要的信息来源之一,它的主要功用,当然应该是让信息易于取用,不只是储存庞大的信息。可是,一个 大问题来了,你如何在浩瀚无涯且爆炸成长的资料堆中,找到个人真正需要的信息? 大部分人往往必须面对这个问题。  世界各地,兴趣、活动五花八门的人,把他们自认为的“稀世珍宝”, 一股脑丢进全球信息网。但在盖息寻找者眼中,真正的 宝藏有如沧海一粟,其余绝大部分是垃圾。  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既可靠又快速的方法,简化搜索的过程,否则全球信息网反而将因信息过于庞杂,而变得一无是处。互联 网如果没办法搜索信息,就像巡航导弹少了制导系统。因此,全球信息网诞生后不久,现代搜索引擎的“教父” Archie于199 0年应运而生,其他的搜索引擎 也随着网络的成长,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不断改良。  随着网络的成长,不少搜索引擎(大部分属学术研究计划)开始抓取和编制网页索引。其中开第一炮的全球信息网漫游者 (World Wide Web Wanderer)和全球信息网蠕虫(World Wide Web Worm),使用非常简单的技术,甚至没把所有的 网页编成索引,只撷取它们的标题、地址和引言。  许多商业搜索弓丨擎从学术计划继之而起。将全部网页编成索引的首个引擎“网络爬虫”,1994年现身于华盛顿大学,后 来被美国在线买走。 然后又有Lycos和InfoSeek。但是真正具有搜索能力的第一款引擎,是迪吉多电脑公司(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的路易斯•孟尼尔 (Louis Monier)发表的 AltaVista。  1995年12月15日,这座网站开张经营前夕,己有20万名访客摩拳擦掌,急着试用。《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 周刊说,这是因为 AltaVista做到后来让Google崭露头角的三项要素中的两项。第一,它编制索引的网页比率,远多于 以前的搜索引擎。孟尼尔博士表示,这是  因为AltaVista同时利用几百只“蜘蛛”把网络编成索引,而之前的搜索引擎只用一只。  第二,AltaVista的检索速度很快,几乎可说是马上从它庞大的索引里面回馈搜索结果。孟尼尔博士指出,以前所有的 搜索引擎,一广受人们爱用,马上不胜负荷。但是AltaVista的工作团队从一开始就使用模块化设计,能够配合网站的人 潮,添增运算力量。至少一些怪胎将 AltaVista当动词使用。  纵使如此,AltaVista仍然缺乏Google那种神乎其技的去芜存菁能力。经验丰富的用户,可以用AltaVista的各种查 询选项,找到他们想要的信息,可惜大部分用户却做不到。《经济学人》说,虽然AltaVista前所未见的广度和速度,使 它往前迈出重要的一步,Google却结合广度、速度和“PageRank”,跨出一大步。  著有多本畅销电子商业书籍的作家塞思•葛丁(Seth Godin)说:“1996年的时候,试着去google某个人,如果当时有 Google的话,结果仍不会令人满意。我想,直到2000年左右,网络搜索才出现真正有价值的临界质量(criticalmass)”  Google的起源是个学术研究计划,本来落居下风。进入搜索引擎的跑道晚于雅虎、微软 MSN、AltaVista、Ask Jeews 和 Lycos。Google也因为没有提供受人欢迎的电子邮件服务而落居劣势。  但是雅虎、Lycos、Excite、Infoseek等所有的搜索引擎“前辈”,稍见规模之后,都争相打造门户网站。被人称作是搜 索引擎,令它们难堪。 它们就像癩蛤蟆打哈欠,口气愈打愈大,急着将庞大的网络链接塞进单一的网页,并将搜索功能贬到 [...]

google成功的经验 Leave a comment

google拥有庞大的数据库

搜索结果排序是Google改善最多的领域,但那只是搜索的一个要素而已——除非搜索引擎的其余部分运作得很有效率,否则 它一无可取。实务上,这表示必须搜集编辑一份广泛周延和最新的网页索引,而网络上的网页,一直不断变动。”Page Rank” 是在Google力量极其强大、效率极高的搜索基础设施上面运作。 这个基础设施,是从现在大多巳被遗忘的其他搜索引擎学到的教训。Google将无数电脑连接起来,快速提供答案,而不是 只用少数几部服务器,以免在尖峰负载期间系统崩溃。 利用Google搜索的时候,其实你并不是在网络上搜索,而是搜索储存在Google服务器中的网络复本索引。无数只数码机器 “蜘蛛”爬过整个网络;搜集网页;从每个网页抽取所有的链接;把它们放入一张清单;按照优先顺序,整理排序清单上的这些 链接(因而收到平衡广度和深度的效果);然后搜集清单上的下一个网页。 索引就是靠那些蜘蛛回报的所有网页编成的。Google在加州和弗吉尼亚州等地设有四座数据中心,大量的互联网信息,存 成完整的拷贝,放在这些中心的服务器里面。 用户查询时,Google是在索引里面查搜索词汇(利用各式各样的技术,把这件工作分配给上万台电脑去做),接着查询结 果从另一组文件服务器传回’广告也从另一组服务器一并传回。 在“Page Rank”协助下,所有相关的信息片段组合成搜索结果网页。Google用现成的便宜零件组装电脑,并将这些硬件 串连起来,再加上聪明且强大的软件,能在转瞬之间,以十分低廉的成本做到这件事。它那些数量庞大的机器,共同组成一 部巨大的超级电脑,经最佳化调整,将一件事——寻找、排序和抽取网络信息——做得非常之好。 Google在网络上抓取资料的服务器超过一万台,是世界上以Linux为操作系统的最大“聚落”。它已将接近43亿页5的网 页编成索引,而且搜索结果不受广告赞助商的干预。以人力浏览43亿网页,5800年都看不完,而利用Google搜索,不到一 秒钟,搜索结果就跳出来。 佩奇和布林是在斯坦福大学的电脑系统上做出Google的雏型。但是他们怀有远大的梦想,十分清楚地想到未来,而且从 一开始,对于搜索和建立一套服务器系统,能够处理现在每天流经Google的2亿次查询,持有相当坚实的构想。 由于他们对于建构服务器架构的构想是那么清楚,所以很容易将梦幻研究项目转化为一家企业。叫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 Google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注:本文由深圳谷歌推广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google-guge.com/blog

google成功的经验 Leave a comment

google率先提出网页等级

Google从一开始,追求的就是一尊完美的搜索引擎。依照佩奇和布林的定义,所谓完美的搜索引擎,是指丝毫不差地了解你 的意思,也丝毫不差地给你想要的东西。 他们的成就’在于拒绝接受科技施加的限制,埋首持续努力创新,开发出“Page Rank”技术,以抽丝剥茧的方法,决定哪些 网页可能有你最想要的信息,并在搜索结果网页上依相关性高低整理排序,最后改变了网络搜索的方式。 “Page Rank”这套算法,是Google成功的核心要素。由于它,Google才能有别于以前所有的搜索引擎,也因此,它似乎具 有神奇的魔力,能够找到用户觉得最实用的网页信息。 他们认为,一个炙手可热或实用的网页,来自其他网页的链接应该比较多;其他的网站认为某个网页具有参考价值,才会链接 到那个网页。所以,“PageRank”从分析网络本身庞大的全球链接结构做起,把链接当做个别网页价值的首要指标。 全球信息网上数十亿页网页,都可以链接到其他的网页,或者被链接。和它链接的网站愈多,表示对它的“信心投票”愈多, 显得它的内容愈重要,在搜索结果中的排序当然愈高。具体地说,网页A链接到网页B,表示网页A对网页B投下一票。因此网页 B的重要性高低, 要看其他网页给它的“票数”多寡。 但是Google不只看一个网站的得票数或者链接数量。它也分析“投 票网页”的重要性。网页A本身如果很重要,或者在网络 社群中被视为“卓然有成的公司”,它对某个网页投下的那一票,权数就比较高,进而有助于提升网页B或其他网页的重要性。也 就是说,如果有 CNN.com等非常有名的网站和网页B连结,网页B会得到“加分”。 网页A的流量愈高,给网页B加的分愈多。 “卓然有成”的高品质网站,得到比较高的”PageRank”,Google 每次搜索的时候,都会记住这件事。当然了’如果和你想要 查询的信息风马牛不相及,再怎么重要的网页也不中用。所以Google结合了 “Page Rank”和复杂的文字比对技术,寻找既重要 ,又和你的搜索具有高度关联性的网页。 Google不只看一个词汇在网页出现的次氟更进而检查网页内容 的所有层面,以及链接到那个网页的其他网页内容,决定它 是否适合你的搜索需求。 因此,佩奇和布林很早又做了另一个重要的创新,那就是考虑“链接文字” (anchor text)。所谓链接文字,是指传统上以 蓝色加底线表示的文字,用以从某个网页链接到另一个网页。这是它所引用网页的一部分,也是它实际所在网页的一部分。他们 认为,虽然不是很精确,链接文字却以极其简洁的方式,汇总了它所引用网页的内容。在寻找某个人或者某家公司的名称时,这 有助于进一步确保适当的网站出现在搜索结果清单的上方。 换句话说,”PageRank”的数值是根据网络独特的民主特质而来,等于把网络看成民主政体,各网页之间的链接等于选票。 于是搜索变成抢选票的选战。网页的受欢迎程度(得票数),等同于它的品质。这么一来,电脑程序就能判断什么是“好东西”。 被链接最多的网站,自然 提升到搜寻结果的上方。 布林和佩奇的突破性技术,起于一份标题耸动的论文:“大型超文本网络搜索引擎解剖”(Anatomy of a Large-Scale Hypertextual Web Search Engine)。他们在论文中解释,依照网站被链接的次数多寡,建立索引和排序,以及按照那种 顺序显示搜索结果,需要做哪些复杂的数 学运算。 Google发展出来的这套算法,是十分宝贵的资产,产生了难以望其项背的竞争优势,在搜索技术领域构成很高的“进入壁 垒”(entiy barrier)。Google专有的“PageRank”,以客观的方式,衡量网页的相关性和重要性时,必须运用的公式,含 有五亿多个变量和二十亿个词汇。 而且,这家公司永远不满足于现状,一直在精益求精。 这个过程,没有人力介入或者操纵结果。Google表示,它的使命是“组织整理世界上的信息,任由普世取而用之”,”Pag [...]

google成功的经验 Leave a comment

互联网的灰姑娘

1996年秋某日,路易斯•梅西亚(LuisMejia)手上的例行公事暂告一段落,好整以暇地逛到接待员的办公桌,看看有没有自 己的信件。 就在这个时候,博士班研究生雷利•佩奇兴冲冲闯进来,急着找人谈他发明的一种互联网搜索新技术。 梅西亚是斯坦福大学技术授权处(Office of Technology Licensing )的资深职员。一天至少不只一个教授或学生破门 而入,鼓起如簧之舌,侃侃而谈他或她的新发明构想。这种事情早就司空见惯,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梅西亚和佩奇谈了半个小时,听不出佩奇和他的同学谢尔盖•布林纸上谈兵的观念有什么稀奇之处,更别说终有一天竟然成 为广为流行的一种“时尚”,进而演变成一个动词,吸引千百万爱好者,孕育出营业额髙达数十亿美元的公司。 不过,梅西亚终究有先见之明,觉得互联网将是件“大事”,愿意冒点风险,接纳网页排序算法。于是佩奇在斯坦福的技术 授权处登记他 的PageRank技术,并且自告奋勇,领头向大公司推销网页搜索排序的新观念。 梅西亚陪同佩奇拜访了儿家公司。佩奇对自己的规划满怀信心,令梅西亚印象深刻。他接受《旧金山纪事报》访问时说: “雷利和我规划一套策略,找现有的搜索引擎公司一谈,看看有没有人有兴趣取得授权。” 竟然没人认真看待佩奇和他的构想,大出佩奇所料,因为当时市场上的搜索引擎已经“过剩”。搜索引擎公司Infoseek 的执行长史蒂夫•柯希(SteveKirsch)和他们见了两次面,口头承诺一笔资金。到底多少钱,梅西亚不愿明说,只表示: “金额太低,不够让我们觉得他诚意十足。” (柯希告诉《华尔街日报》,说他出的价码是%万美元。) 梅西亚抚今追昔表示,雅虎不愿和他们见面。也许是因为佩奇和布林对他们的构想,以及自己本身过度自信,无意间流露出 自负自傲的一面,一些可能的投资人因此掉头而去。激情公司(Excite)的高层主管布赖恩•平克顿(Brian Pinkerton) ,以及早年的互联网公司强格立 (Junglee)的四位创办人,觉得Google两位年轻小伙子太过自以为是, 很难融入他们的 公司。 “他们实在狂妄自大,”平克顿说。“和这些年轻小伙子谈过之后,百分之百的感觉是:你的东西烂得很,我们的东西好 得不得了。” 和几个人见过面,得到的结论是,没人想上本垒打。不久,佩奇和布林下定决心,打算自创一家公司,专心发展他们 的技术构想。 1998年9月7日,佩奇和布林办理休学,向亲朋好友和“天使投资人”募集到100万美元,仓位Google公司,所设“Bet a”版网站, 每天已经提供一万次搜索查询服务。这一年,布林況岁,佩奇25岁。 1998年12月,佩奇和布林找到种子资金。他们的新创公司也以现金、股票和专利权使用费,向斯坦福取得技术使用 授权,并且继续争取投资大户的资金援助,包括雅虎和创投公司柯伯高拜各出资约1000万美元。 隔年(1999年),亚马逊网络书店买下强格立。强格立的原创办人飞到帕洛阿尔托(PaloAJto),向Google开出收购 价码。这一次,布林请他们一边凉快去,除非出价10亿美元以上,否则一切免谈。当然他们没有再谈下去,否则不会有今 天的Google。 注:本文由深圳谷歌推广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google-guge.com/blog

google成功的经验 Leave a comment

google股票上市引起骚动

Google股票上市引起的骚动,掩蔽了它远为广泛的社会含意。毕竟,极少科技的影响力像Google那么大,名称被人拿来当做 动词使用。 它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许多人靠它掌握更多的信息,却也因此变得更懒。酒吧里的赌博,家里的小争执,弹指间尘埃落定 。布什总统生于何时和何处?迈阿密海豚队(Miami Dolphins)哪一年在职业球赛中(Pro Player Stadium)打第一场球?《 迪克范戴克秀》(The Dick Van Dyke Show)什么时候在电视上首播? 只要开启Google,按几个键,一张列有许多网站的清单出来了,你可以一一点选去找答案。1995年的时候,有谁知道网络将 在我们的私生活和工作上变得那么重要?甚至于去年有谁能够预见网络搜索引擎会变得那么重要? 对许多人来说,由于Google的存在,互联网才真的变得十分实用。为什么不是Google之前的那些搜索引擎成为人们首选的 工具?它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窜起,成了世界上最多人爱用的搜索引擎,归根究底在于一个古老的原则:这家公司做出了更好 的“捕鼠器”。 听起来也许像是老掉牙的故事,但这正是Google在短短的历史中,从硅谷数以千计的新创企业脱颖而出,早在股票上市之 前很久,就获有可观利润的原因。难怪企图急起直追的微软公司CEO斯蒂文.鲍尔默(StevenA. Ballmer)不得不承认:“Goog le证明了更好的捕鼠器果然重要。” Google远比以前的任何搜索引擎好用得多,事实上,应该说是好到改变许多人使用网络的方式。几乎一夜之间,它让网络 变得实用了许多,尤其是对“非专家”用户而言,其中许多人现在把Google当做互联网的前门。 1998年诞生的Google,当然不是第一款搜索引擎。当时的其他搜索引氧能够扫描或者“抓取”网络的一大部分信息、建立索 引,然后找出符合特定字词的网页。创立另一家网络搜索公司的念头,似乎是滑天下之大稽,更何况几乎每一个人,都认为网络 搜索已经是一条死胡同。 市场上已经有AltaVista、网景,以及美国在线(America Online;AOL)的“网络爬虫”(WebCrawler),更别提Lycos 、雅虎和其他许多网站提供的搜寻服务。 没错,网络搜索引擎多如过江之鲫,可惜它们看起来都像是同一个模子印出来似的。它们在呈现搜索结果网页时,也有不足 之处。有时多达数十万条条目,叫人从何看起? 注:本文由深圳谷歌推广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google-guge.com/blog

google成功的经验 Leave a comment

google将股票公平分配给投资人

        Google的创办人实现了他们的愿望,将股票公平地分配给愿意支付最髙价格的投资人。股票流进以前永远没办法参与IPO的许多人手里。没错,Google设有一些门槛,但是大体来说,几乎每个人都有分得一杯羹的机会。        从交易第一天的平均每笔交投数量不大,介于100股到300股之间来看,绝大多数的股东显然是小额投资人一这正是布林和佩奇希望能从Google的IP0受益的人。他们热切盼望这次股票发行,投资人参与层面广泛。他们显然办到了。         CurrentOfferings.com的共同创办人汤姆•陶利(TomTauffi)指出:“对于以每股85美元买到股票的小户来说,这是美好的一天。要不是 Google的创办人和荷兰式标售法,他们没办法得偿所愿。”         Google的发行价格远高于其他一般公司设定的10到20美元,例如微软以每股21美元上市,雅虎13美元。有人因此批评,荷兰式标售法没留给投资人太多的上档甜头,甚至一开始交易,股价就会急转直下。         事实上,Google上市交易首日价格大涨,跌破了许多人的眼镜。 进场抢购的投资人,看法显然恰恰相反一所谓的公平价值,可能远高于Google设定的85美元。         汉布雷克特的见解正是如此:从首日股价激涨的事实来看, Google的发行价格订得太低。他说,他本身的客户愿意出97美元买一股。根据这个价格,Google可能少收2.7亿美元。不过,这次股票发行,还是达到了Google的目标,因为顾客和其他的小额投资人都买到了股票。        汉布雷克特说:“卖到最高价格,从来不是他们的目标。这家公司多的是现金。他们要的是市场流通性,也希望建立顾客基础。”        佛罗里达大学的财务学教授,以及知名的IPO市场权威杰伊•李特(JayRitter)则表示,Google要不是利用荷兰式标售法,恐怕募集不到那么多资金。依标售法决定的Google股票市值很高,是微软1986年股票公开上市时的好几倍,而这个过程中,叫人惊讶的是,华尔街出的力少之又少。李特曾获Google礼聘,就使用荷兰式标售法提供咨询顾问服务。        华尔街当然不喜欢跳过他们,把股票直接卖给投资人。他们希望 Google的IPO失败,但它并没有失败。《纽约时报》表示,Google的标售过程一团混乱,调低预期发行价格更可能吓跑一些投资人,但是标售法毕竟行得通,可能说服其他公司尝试做类似的事情。       沃顿商学院的市场营销学教授彼得•费德(Peter Fader)有同感,认为Google的IPO证明拍卖制度可以大规模运作,不过他怀疑这种发行方式能成为常态,因为毕竟大部分公司不像Google那么强大。他说:“我确实觉得,荷兰式标售法是将来必走之路,因为比较透明,但不会流行起来。”       如果有更多的公司釆用标售法,或许能够抑制华尔街私相授受,从中牟取暴利的恶习。不过,重要的不是荷兰式标售法是不是优于传统的EPO方式,重点在于Google决定釆用创新的方法募集资金。要是有更多的公司勇于实验新方法,那么,最佳的实务终有胜出的一天。 注:本文由深圳谷歌推广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google-guge.com/blog

google成功的经验 Leave a comment

定价透明,一切好办

        Google的股票总算开始交易,交投和其他任何科技股一样顺畅。单单这件事,就可以证明这款互联网搜索引擎的创办人,以不落俗套的荷兰式标售法发行股票,到公开市场募集资金已经获得成功。          美国美富律师事务所(Morrison & Foerster LLP)的资深合伙人布鲁斯•曼恩(Bruce Mann)认为,Google以荷兰式标售法上市新股,对这款搜索引擎和它的投资人来说,结果圆满顺利。他说:“Google的IPO显示,市场比任何个别的投资银行家聪明。”曼恩曾经是汉鼎公司的投资银行家,也是率先倡导荷兰式拍卖法的先锋之一。       据他观察,市场已经适当地考量了Google的投资风险。这里面没有隐藏起来的球。90年代末许多科技公司发行新股,上市交易后几个小时或几天内,股价往往激涨为原始价格的好几倍,或者开盘后大涨, 然后重跌。        Google第一天交易以100.34美元收盘,比认购价格85美元高18%。 曼恩认为,这个涨幅,对于承受风险、参与IPO的投资人来说,算是合理的溢酬。可是这种溢酬又不致高到鼓励和奖励投资人迅速换手。股票上市后,价格没有立即向上或向下大幅波动,这个事实足证标售法的定价体系确实奏效。这是荷兰式标售法的一大优点。       沃顿商学院(Wharton Business School)的管理学教授瑞菲•艾米特(RaffiAmit)则持比较保留的看法。他表示,Google的IPO表面上 看似成功,但现在盖棺论定还嫌太早。毕竟,Google是以每股85美元的价格,募得16.7亿美元’低于原先每股售价最高135美元和募款36 亿美元的目标。        发行价格和股数急剧缩水,在某些人眼里,等于公然出乖露丑。但是这一点,也有相反的意见,因为标售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 “发现” 价格;配合市场的需求,降低价格期望,没有什么不好的。        再者,从7月间Google宣布将以108到135美元的价格出售股票,到发行价格确定,互联网类股价指数下跌了20%。曼恩指出,把Google 原定的价格范围,减掉其他互联网公司20%的市价跌幅,Google订定的发行价格,接近那个范围的低档,第一天的收盘价则刚好高于那个范围的中点,所以说,最后的价格和原定的价格其实相去不远。        批评者又说,如果这次标售百分之百成功,第一天的交易价格就不会大涨。        基金经理人肯•怀南斯(KenWinans)告诉《旧金山纪事报》(San Francisco Chronicle): “他们(Google的高级经理人)是聪明人。他们曾经策划第一天的大涨走势吗?我想不致于。顾问告诉他们,不要太贪心,他们听进去了。”        因此,Google的经理人在最后一刻减少供应筹码’并且大幅调低发行价格时,他们十分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事。怀南斯表示:“这有助于提高需求,把够多的钱留在桌上,让投资人觉得他们能分得分量不少的一杯羹。”       旧金山的投资经理人斯图尔特•皮雷特《stewart Pfflette)认为Google 的确玩得很漂亮:它用标售法来合理化相当髙的发行价格,最后还是像比较传统的IPO那样,第一天的交易价格大涨。“他们很聪明,聪明得要命”。 注:本文由深圳谷歌推广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google-guge.com/blog

google成功的经验 Leave a comment